元宵,原指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一元复始、大地春回,重首尚新的中国人赋予了这一夜无尽的意涵。元宵节不仅是吃汤圆、赏花灯的欢乐时光,也是一个与爱人相约或邂逅有缘人的良夜。“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面对依旧绚丽如昼的月与灯,身旁之人的变与不变,让从古至今的无数诗人感慨万千。也许有“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的哀叹,也许有“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的美满。 对团圆的渴望,暗含着人类无数幽微的念想与心思,是诗意与诗情的源泉与发端。而在“AI诗歌”百花齐放的今年,我们也好奇,大数据模型多大程度上可以摹仿人类最精粹的情感表达?湃客编辑部决定举办一场特别的“赛博斗诗会”,我们邀请了五位AI诗人同台切磋,分别摹仿欧阳修、余秀华和莎士比亚文风,围绕“元宵节”主题进行诗词创作,看看谁的情话更让人上头! 下面有请参赛的五位AI诗人:“当红炸子鸡”DeepSeek、“AI届老炮”ChatGPT、“带头大哥”文心一言、“高效学霸”Kimi和“智慧伙伴”豆包。 同时,我们也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明阳、同济大学胡桑、上海外国语大学肖一之三位专家分别对三种文风进行点评。究竟谁的创作能获得专家们的青睐,谁的文字又遭到无情吐槽? 话不多说,比赛正式开始! 第一回合:仿欧阳修 DeepSeek 《生查子·元夕·新岁逢缘》 去年元夜时,星汉垂江树。 风暖玉壶光,人隐灯深处。 彩绦结罗衣,笑语盈朱户。 眉目映春辉,暗许同心句。 今夕元夜时,月涌千门渡。 袖底暗香浮,袖底暗香伫。 回眸灯火阑,鬓影翩如故。 此夜契前盟,莫问来时路。 得分:4 ChatGPT 《蝶恋花·元夕》 灯火阑珊春已动, 玉宇无尘,银汉星辰纵。 香径迷离人影重, 笙歌一片随风送。 莲步轻移罗袖弄, 回首相思,笑靥还依旧。 月上柳梢情未终, 良宵美景共谁共? 得分:4.5 文心一言 《元宵夜会》 华灯初上映天街,月满星稀夜色佳。 火树银花明如昼,玉壶琼浆醉人家。 游人如织寻芳影,笑语欢声荡画桡。 偶遇红颜心自喜,相约此夜共良宵。 得分:4 Kimi 《元夕情缘》 灯火阑珊处,月照柳梢头。 繁花映笑靥,相约黄昏后。 汤圆甜似蜜,情话暖如酒。 此生共君老,不负韶华久。 得分:3.5 豆包 《元夕情事》 华彩元宵至,繁光彻夜明。 佳人颜似玉,君子意含情。 烟火冲天耀,笙歌入耳萦。 有缘逢此夕,心醉忘归程。 得分:4 专家点评: 唐宋之际,从坊市制到街市制的变化以及唐末对宵禁制度的突破,为文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所以宋人才特别乐于抒写过年时街市的热闹景象。至于北宋中期,经济上平稳发展促成了人们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富足,欧阳修以《生查子·元夕》《春帖子词》等一系列作品为我们展示了北宋过年期间街市红火热闹的习俗与风尚。 上面五首作品,沿用了欧阳修习用的韵律和语词,用火树银花、灯火阑珊、香径笙歌、银汉星辉等古典意象,展示了人们过年时繁华愉悦、热气腾腾的社会生活。这些作品基本符合曲词的基本韵律要求,用词也努力营造繁华艳丽的情境,可以说达到了词之为词的基本要求,甚至乍一看,这些作品颇具古风,令人眼前一亮。 每篇作品的情绪不同,并无高下之别,然我们也应看到,欧阳修词有其严谨的情意结构,例如今昔对比形成情意的跌宕,而上述作品在大结构上失之散漫,且词汇的堆砌并不等于营造出了完整、圆融的意境。例如即使是庙会,也罕见喧闹街市上的红火景观,这种并不真切的造境使作品辞彩有余而韵涵不足,这是未来写作需要努力补足的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明阳) 第二回合:仿余秀华 DeepSeek 《元夕断章》 灯火咬碎夜的茧,我把自己 折进人群的褶皱里。月光踩着柳枝的脊梁 跌落在你去年站过的石阶,一滩银白 是未及拾起的陈年病历 这满城的灯笼都患了相思,肠子般 缠绕每个街角。有人用脚印煮酒 醉倒在一串糖葫芦的甜腻里。而我 总在铜镜的裂缝中,打捞半张烫金的脸 后来雪落进汤圆,芝麻馅的心事 粘稠了整个长安。花市亮得发颤时 我的影子突然生出根系,扎进 你靴底残留的春泥 所有的谜底都挂在树梢摇晃 只有那只走失的兔子,年复一年 驮着缺角的月亮,在灯火阑珊处 啃食我骨头里开出的那盏灯 得分:3 ChatGPT 《元宵夜的思念》 月光洒在村庄的屋顶 像一层薄薄的霜 我站在门前的小路上 等你,穿过人海茫茫 远处的烟花绽放 却点不燃我心中的亮 人群的笑声喧嚣 掩不住内心的惆怅 汤圆在锅中滚动 如同我翻涌的思绪 灯笼高挂在树梢 却照不见你的足迹 元宵节的夜晚多美呀 可是没有你,一切都黯然失色 我在这团圆的时刻 思念成河,流向你未知的角落 得分:1 文心一言 《元宵夜·缘遇》 元宵夜,灯火摇曳在老街深处, 每一盏灯,都是一颗跳动的心, 寻找着,那失散已久的归宿。 月,悬于天际,冷冷清清, 却照亮了这人间烟火,温柔如初见。 人潮涌动,笑语盈盈, 在这古老的节日里,我寻觅, 寻觅那个,能让我灵魂震颤的身影。 风,轻轻吹过,带着花香, 也带着,一丝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突然,灯火阑珊处,一抹温柔, 如晨曦初露,照亮了我的世界。 那是谁?眼眸深邃,笑意盈盈, 仿佛,前世已相识,今生再续缘。 我们相视一笑,无需多言, 心与心的距离,在这一刻缩短。 手牵手,漫步于灯火辉煌中, 元宵夜,成了我们缘分的见证。 灯火阑珊,人约黄昏后, 愿这份情,如元宵之灯,永不熄灭。 在这传统佳节里,我遇见了你, 元宵夜,最美的邂逅,最暖的归宿。 得分:2 Kimi 《元宵夜的邂逅》 在热闹的元宵夜, 我穿过人群, 在灯火阑珊处, 遇见了你。 你的笑容, 像春日的暖阳, 照亮了我心中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团圆的节日里, 我只想安静地躺在你身边。 我们漫步在月光下, 手牵手,心贴心, 仿佛整个世界都为我们让路。 在这短暂的时光里, 我愿与你共度每一个元宵。 得分:2 豆包 《元宵,爱正喧嚣》 元宵的灯火亮了, 像大地上开出的野花, 一朵追着一朵。 风在街巷里穿梭, 带着情人的私语, 甜得要把黑夜融化。 我在人群中行走, 脚步踉跄,心却向着你。 仿佛每一盏灯都是你的眼睛。 有缘的人啊, 你是否也在寻我, 在这喧闹的夜。 月亮是天空的窟窿, 爱却是我心里的疯魔。 元宵啊,你是爱情的篝火。 得分:4 专家点评: 越是独特的诗人,越难以模仿,或者,越不可模仿。诗的本质是创造。模仿遮蔽了创造。但诗歌不只是词句的创造,更是生命能量催生出来的创造。独异的生命能量难以模仿,也不可模仿。因为,人生活在经验、情感和精神差异中,而差异激发了诗的想象力。 余秀华的诗充盈着独特而饱满的生命能量,常常喷涌出生命中不可模仿的经验、情感和精神。其诗歌的核心是对生活的惊讶、对爱的渴望。她的诗句有时候显得温柔,有时候会足够狠,也任性。 AI对她的诗歌模仿是不成功的。很难见到饱满的生命能量、诗句的狠与任性,大多数比较平庸。特别是ChatGPT的版本,可能是因为语料库所限,对当代诗歌缺少深入学习,显得平滑。Kimi版则有些俗气,与余秀华诗风距离甚远。文心一言版则过于传统,拘泥于对古典诗歌的转写和演绎,缺少创造力。DeepSeek有些创造性,但句子显得太凝滞,意象局促,如灯笼、糖葫芦、芝麻馅等意象并没有被赋予生动的诗意。豆包版略有些余秀华诗风,句法是有些出人意外的,不过总体上依然普通,“窟窿”的意象则有失分寸。 元宵诗有着一个深远的传统,要写出新意并不容易。宋代词人在热闹、喜悦的元宵书写传统中加入了相遇、爱恋的情感主题,特别是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代诗歌可以通过对当代生活的容纳触及复杂幽深的生存体验。AI的元宵诗在月、灯火、黄昏等意象组合中徘徊、流连,并不能激发出具有饱满生命能量的当代想象力。依据于强大的数据库,AI已然超越了许多诗人。不过,诗是想象力的大海,甚至风暴,可以触及不可言说。AI的想象力局限于现有的可以言说的数据,目前无法抵达具体、独特、鲜活甚至神秘的创造。诗是人类有限性生命的内在渴望,在这一点上,AI并不渴望写诗,只是人类写诗愿望的投射,但会削弱人类写作的源初渴望。(同济大学胡桑) 第三回合:仿莎士比亚 DeepSeek 《上元十四行》 当琉璃灯笼吻过月光银梳, 谜底在流苏深处羞怯蜷伏 你的眼睫垂下十五行星图 灼烧我掌纹里未解的占卜 火树用金箔织就春夜锦袍, 千万盏私语在檐角轻轻摇 有人提着前朝诗句作浮桥, 穿过人潮认领命运的暗号 灯影将你的轮廓镀上釉彩, 像宣德年间走失的青花瓷 谜面在游龙脊背写下等待, 最亮那盏藏着我三生心事 上元节总悬着未干的墨痕 写满世间所有相遇的正文 得分:3.6分 ChatGPT 《元宵之夜》 皎皎明月挂天边, 千家灯火照人间。 街巷繁华笑语喧, 彩灯如海舞翩跹。 游子归来故乡见, 良人相约在此篇。 花灯寄情心意暖, 陌上佳人笑嫣然。 烟花绚烂映晴空, 牵手漫步影成双。 今宵有幸共此时, 情深意长月为证。 愿得岁岁常相伴, 元宵良夜永不眠。 得分:3分 文心一言 《元宵夜·缘启》 于元宵佳节灯火辉煌之时分, 月挂高天,洒下银辉如织锦, 繁星点点,犹如恋人眼眸深, 在夜的帷幕,静静诉说缘分。 街巷灯火,如梦似幻映人间, 人潮涌动,笑语中寻觅情缘, 忽见伊人,于灯火阑珊之处, 如晨曦初露,温柔了夜的边沿。 其容颜如画,眸光流转似波澜, 那一刻,我心如琴弦被轻弹, 仿佛前世缘,今生再续未了篇, 元宵夜,你我相遇,缘启于此间。 愿此情长存,如灯火永不熄, 照亮彼此,温暖相依的每个晨曦, 元宵夜之约,爱的誓约永铭记, 在璀璨灯火下,共谱世间最美诗篇。 得分:0分 Kimi 《元宵夜的情缘》 在那灯火辉煌的元宵夜, 月儿轻挂柳梢头, 繁花似锦,人群如织, 我在这热闹中寻觅你的踪迹。 啊,你如夜空中最亮的星, 在人群中闪耀,令我心驰神往。 你的眼眸,比月光更温柔, 你的笑容,比花灯更灿烂。 我们相约在那灯火阑珊处, 手牵手,漫步在这浪漫的街头。 汤圆的甜蜜,不及你的温柔, 花灯的璀璨,不及你的美丽。 在这团圆的节日里, 我遇见了命中注定的你。 愿我们的爱情,如这元宵的灯火, 永不熄灭,永远明亮。 得分:0分 豆包 《元宵情笺》 当元宵的灯火初燃于夜幕, 喧嚣人群似繁星涌动不停。 我于人海中寻你,满心踌躇, 直至目光触到你,仿若初醒。 华灯闪烁,似梦幻的金缕绸, 映在你脸颊,添一抹温柔。 你在灯影里浅笑,轻启朱口, 刹那间,我的世界被你占有。 我们漫步,穿过热闹的街巷, 花灯绚烂,为我们的爱守望。 甜蜜话语,在这夜色中回荡, 爱意如灯,在元宵夜更明亮。 愿时光定格,爱意永不散场, 岁岁元宵,都有你在我身旁。 得分:3.5分 专家点评: 所谓的莎士比亚十四诗又叫英国十四行诗,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们在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格律基础上加以变动而来的。这类诗歌将十四行诗句分成三组四行的诗段和结尾的一个押韵对句,每行5个音步,音步选用第一音节轻第二音节重的抑扬格音步,即著名的五步抑扬格,韵脚一般押abab/cdcd/efef/gg。更重要的是,十四行诗一般有一个主题或者核心问题,前十二行展开主题或者论述问题,而最后两行必须提出问题的解法。譬如著名的第18首十四行诗,前十二行从赞扬情人的美开始,延展为对美如何能永生的讨论,一直到最后两行揭晓了答案,情人的美将在诗行中永存,只要诗行还能被人读到,美就永生(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因此,设若要给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仿写作品得分,制定评分标准应该是先看是否合乎格律体例,再看有没有统摄全诗的主题和问题,以及由此生发的逻辑严密的分析和展开,至于品评词藻琢磨立意却是最后一步的功夫了。 用这个标准判断,Kimi和文心一言首先就因为不合体例0分出局,参加十四行诗大赛写出了十六行的作品的确也只有AI才能做到了。哪怕评委想捞一捞,看到两大模型注水改编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也只能作罢,两首诗无非是人花灯月柳的循环排布,至于立意,无论“在璀璨灯火下,共谱世间最美诗篇。”还是“愿我们的爱情,如这元宵的灯火,/永不熄灭,永远明亮。”都只能催人肉麻。试问有哪位勇士敢把此等佳句发给自己的心上人? 仍在局中的三大模型里,ChatGPT还是水土不服,3分垫底。虽然编排了个相遇的故事,勉强也能说是遵守了三组四行诗段配一个对句的结构,但是一个an韵押了多半首诗,再配上老气横秋的遣词造句,让人不由对它到底是吃什么语料训练出来的隐隐担忧。用来催眠可能效果不错,表白怕是不好用了。豆包略胜ChatGPT一筹,相遇的故事讲得更具体,前十二行拉了一个相遇相知相爱的故事线,最后两行以永久相随的愿望强行升华了一下。不过文字依旧寡淡平庸,后半截统统押到了ang韵上,离真正的诗歌距离还远。当红炸子鸡DeepSeek最后以3.6拿到全场最高分,整体效果已经接近了我中学时代看多了言情小说的无病呻吟,格律体例没有大问题,甚至还学会了每4行换一韵,不过每组4行之内还是通押一韵。至于文字内容则极尽矫饰之能事,破绽百出,只管文字绚丽堂皇,全然不管内里逻辑通不通(这的确提高了阅读的恶趣味性):十五正是月圆时哪来“月光银梳”?“十五行星图”恐怕不是太阳系的吧?宣德年发生了什么竟然走失了青花瓷? 一通比较,最后倒是让我更想读读原装的莎士比亚到底写得如何。翻出久未重读的十四行诗,连读几首不由得击节赞叹,人工的,还是最对味。最后就选一首屠岸先生译的莎翁的幽默之作和大家共享,祝大家元宵快乐: 第130首 我的情人的眼睛绝不像太阳; 红珊瑚远远胜过她嘴唇的红色: 如果发是丝,铁丝就生在她头上; 如果雪算白,她胸膛就一味暗褐。 我见过玫瑰如缎,红里透白, 但她的双颊,赛不过这种玫瑰; 有时候,我的情人吐出气息来, 也不如几种薰香更教人沉醉。 我挺爱听她说话;但我很清楚 音乐会奏出更加悦耳的和音; 我注视我的情人在地上举步,—— 同时我承认没见到女神在行进; 可是天哪,我认为我情人比那些 被瞎比一通的美人儿更加超绝。 (上海外国语大学肖一之) 你觉得哪位AI诗人的表现最为出色?你又最欣赏哪首诗词?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