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地域分布
时间:2024-07-04 03:58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49 次
中国神话地域分布..茅盾和北、中、南部神话按照矛盾的分法,中国上古神话大致流传于北部、中部、南部三个区域。这三个分属于不同地域的神话,以后逐渐合而为一,成为中华民族神话的系统。1、北部神话即黄河流域神话。在四五千年前,黄
茅盾和北、中、南部神话 按照矛盾的分法,中国上古神话大致流传于北部、中部、南部三个区域。这三个分属于不同地域的神话,以后逐渐合而为一,成为中华民族神话的系统。 1、北部神话 即黄河流域神话。在四五千年前,黄土高原地区和中原地区活跃着以姬、姜二姓为主的炎黄部落联盟,以后称之为“华夏”或“诸夏” 。从古籍零星记载中可知,华夏集团曾经创造过许多神话。他们的血缘谱系本身就是神话。【炎黄部落兼并战争这个会在以后谈到。】 在北方的先秦诸子散文中,很少言及神话,以至于北部神话大批散佚。因为北部神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得到重视,也缺乏相应的搜集整理。得幸保留下的一些神话,也有部分被历史化了,成为“地方风物传说”,如《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 2、中部神话 主要指长江流域神话。这一地区的古代部族集团,曾被称为”蛮“或”苗“,即”苗蛮“集团。 苗蛮的巫祀文化非常发达,特别是楚地人信巫神,好祀神,盛产盛产。与北方《诗经》风格迥异的《楚辞》就蕴含了丰富的神话。 因为失宠而跑去写下很多很多诗,最后跳河的屈原同学在《天问》中提出,”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的疑问。【人类是模仿女娲形体捏的,那女娲 又是怎么来的?】,可见中部地区当时已经流传着女娲的神话。 楚地盛行巫风,祭祀活动中会大量表演神话故事,如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篇,便是楚人祭祀东皇太一(日神)时歌舞大会举行的歌词。 屈原在离骚中展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在”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的众神里,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风神飞廉、雷神丰隆和月御望舒等形象。 但可惜的是,在”重实际而黜玄想“的中原文明占正统的文化氛围里,这种”好巫信鬼“的楚文化只能让它作为侧系旁支存在,也使得后期的中国神话未能实现真正的系统化。 ps个,【诗经中也有部分神话传说的痕迹,如《商颂·玄鸟》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本身就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起源神话。而《大雅· 生民》 篇中,姜嫄受孕感生,后稷出生后又被三次抛弃,都是很有研究价值的神话。】 3、南部神话 / 岭南神话 指广西、云南神话。这个地区的神话开发更晚一步,但不影响它的多姿多彩。南部神话主要保存在大量的创世史诗中,形成了有特色的”创世神话“ 。 这些神话,茅盾先生曾指出:”原始人的思想虽然简单,却喜欢去攻击那些巨大的问题,例如天地缘何而始,人类从何而来,天地之外有何物,等等。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便是天地开辟的神话,便是他们的原始的哲学,他们的宇宙观。 “由于南方经济落后,神话一直未载入书籍,直到三国时期,孙武的势力扩展到岭南,南部神话流传到长江流域,才有人记录下来。 【南部神话最经典的便是大洪水后,亲兄妹俩结合造人的故事,有部分神话明确指出是伏羲和女娲。】 【关于盘古神话的起源地,也有看法认为是由孙吴政权下的道教术士为了迎合统治者而进行的集体创造,后流传至岭南的,是次生神话,而非上古神话。】 中国神话的按南北划分为三部分,是茅盾先生对中国神话学的一大贡献。[《神话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茅盾》]他给中国上古神话的研究,提出了方向性的建议,使后来的研究者思想大为活跃,视野大为开阔。 ---------------------------------------------------------------------------------------------------------------- 顾颉刚和东西划分 按照东西划分,中国神话又可区别为西部的昆仑神话系统和东部的蓬莱神话系统。 顾颉刚认为,昆仑的神话”发源于西部高原地区,它那神奇瑰丽的故事,流传到东方以后,又跟广阔无垠的大海这一自然条件结合起来,在燕、吴、齐、越沿海地区形成了蓬莱神话系统。此后,这两个神话系统各处在流传中发展,到了战国中后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被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神话世界。“ 昆仑神话具有浓厚的原始性质,神祗大都是人兽同体,保留了自然崇拜的遗迹。昆仑神山在中国神话世界的地位,如同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山、北欧神话中阿斯加尔山一样位居显赫,至关重要。 古代神话中,如夸父追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等故事,都来源于昆仑系统。但是昆仑神话的神祗形象模糊,神祗之间关系不明确,使之很难成为一个以主神为中心的神话系统。 中国北方的鲲鹏神话,关于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仙山的传说,则来自蓬莱系统。蓬莱仙话的核心内容是求仙长生。【鲁迅的《故事新编》超有爱啊~】 而昆仑也是一个不死圣地,或许正是有了这一基本共同点,两种神话体系才会最终融合一体。 (责任编辑:)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