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 (如手册、程序文件、图纸、FMEA、 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 记录 (如设备点检表、不良品处置记录等) 1 品质体系 基础 2 风险控制 3 1.1.1 企业是否识别了与其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 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 素?企业是否明确了对内外部因素的监视和评审要 求? 4 1.1.2 企业是否确定了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及其 要求?企业是否明确了对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监视和 评审要求? 5 1.1.3 企业是否能能够有效地识别企业的风险和机遇并确 定应对措施,并把它们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输 入?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 并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确认? 6 1.1.4 企业是否根据前期已识别的内外部风险,以及风险 对顾客的影响等制订应急计划? 7 质量管理 体系策划 8 *1.2.1 企业在建立了成熟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结合企 业的风险和机遇,识别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及相互 关系,如支持场所和/或外包过程的识别、对 IATF16949条款的删减说明等?企业含代工厂应过 ISO9001(汽车:IATF16949;云巴:ISO/TS 22163)认证。 9 1.2.2 企业是否建立文件清晰识别质量管理体系相关过程 及过程之间的关系?文件中明确的组织结构、职责 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10 1.2.3 最高管理者是否担当起一个有效的领导角色,承担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责任,参与推动和支持有效 的质量管理,并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 务过程? 11 1.2.4 企业是否指定人员来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维护及推 动?是否明确管理者代表、顾客代表 (IATF16949)、质量负责人(CCC),及其职责 、权限并在企业内部公开?管理者代表、顾客代表 、班次质量负责人是否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正确履行 其职责、权限? 12 方针目标 管理 13 1.3.1 是否按照顾客质量目标,并在对相关方的要求和期 望进行评估的基本上建立企业的质量目标,明确考 核方式(考核周期、计算方法),审批后传递到整 个产业链。质量目标的变更是否重新批准? 14 1.3.2 质量目标是否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质量方针、质 量目标及过程绩效是否在内部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沟 通? 15 1.3.3 是否定期对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控和考核? 当未达标时是否进行分析和整改,并验证整改是否 有效? 供 应 商 审 核 自 查 表 编号: 证据 序号 条款号 要求 其他信息 满足情况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