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敬东丨真正的教育不止发生在大学
6月30日,“三联学术论坛”第8期聚焦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安德鲁·阿伯特的知识与教育理念,邀请来自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多位学者,从各自不同教育系统的实践、现状和问题出发,探讨大学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芝加哥大学的通识教育传统,AI时代知识的变化与教育面临的挑战,以... ()
什么专业“打死也不要报”?其实,学科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重要
这段时间,全国各地正在陆续公布2023年高考分数,对考生来说,此时除了“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情绪,更重要的便是进入“填报志愿”阶段。 是学校重要,还是城市重要?选什么专业能“避坑”,就业好? 凡此种种,算是每年六月比较常见的话题了。不过从本月初以来的讨论看,我们对... ()
大学为什么还要存在: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一个有点被本书的纯真刺痛的读书报告的存档) 本书作为一本演讲/论文集,收录的几篇文章之间虽然没有物理层面的关联,但核心的问题意识是相通的,即如书名所言,围绕大学教育与知识(生产)的未来展开。考虑到教书育人与学术研究(系统性的知识生产)这两件事正是大学这一机... ()
芝大教授谈教育的目的:教育不是什么?
教育不是什么? * 本文节选自《教育的宗旨:师者的视角》,收于《大学教育与知识的未来》,三联书店2023年 安德鲁·阿伯特 首先,教师认为大学教学就好像赠予一件东西。我们所赠予的东西有一个特殊的性质:它是用之不竭的,甚至有时在传递给另一个人的过程中能自我增长(自生长... ()
寻光,入河,得道
第一章的演讲就给我带回那个夏日弥漫的午后,那时军训刚刚结束,晒得黝黑的新生伢子们还保持着来之不易的训练纪律,安安静静坐在体育馆里听入学演讲。入学时到底是哪位教授作了什么发言,我已全然忘记,只记得闷闷的空气极适合发呆,眼神应当是飘乱到了别人的发梢上,亦或是衣... ()
王利平丨很多时候,教育是“躲着”我们的
三联学术通讯:王利平丨很多时候,教育是“躲着”我们的 6月30日,“三联学术论坛”第8期聚焦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安德鲁·阿伯特的知识与教育理念,邀请来自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多位学者,从各自不同教育系统的实践、现状和问题出发,探讨大学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芝加哥大学... ()
安德鲁·阿伯特:《大学教育与知识的未来》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章 大学教育的目的 阿伯特告诫学生,未来四年时间没有必要去学任何东西,原因有三:(1)进入芝加哥大学即达到世俗成功,可预期有将来工作的声望;【10】(2)在高等教育阶段努力学习并不能带来更多世俗的成功【13】被芝大录取的事实已确保了世俗成功的总体水平,而成功的... ()
知识爆炸时代科班教育的危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阅读📖 芝加哥大学教授 论教育 不知不觉在国际教育行业观察了十多年,人们对教育如此渴求 终究的目的是什么呢? 这位的思考非常有趣,他和中国的连接很多,也研究了三位中国学者,也是社会学家,费孝通,瞿祖同和陈达, 费孝通曾经在燕京大学被一位即将退休的芝大教授教导过... ()
一五两章
三联有一场讲座,请了刘思达、王利平等芝大毕业生(刘思达导师是阿伯特,其余不了解)和渠敬东老师来谈这本书,我是看完讲座后买来翻一翻的。书里多是阿伯特的演讲文稿(末尾有三章评议瞿同祖、陈达和费孝通三位中国社会学者),一五两章读来有所触动。 第一章是阿伯特向芝大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