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的官场之中,给官员起诨名是一个司空见惯的事情,所谓诨名,就有点儿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外号。不过呢,诨名并不是一个贬义的字眼,而是一个中性词,只看对诨名的解释,并无是非之分。就比如嘉靖年间的徐阶,在严嵩倒台,成功进阶内阁首辅的位置后,世人也习惯地称其为“甘草阁老”。那么,为何甘草阁老呢?徐阶的这一诨名之中,其实蕴含着他为人处世的道理和作风。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要先弄明白甘草为何物。甘草本是中草药中一味常见的药材,其性温味甘,是一种可以调和许多药汤的草药,并且甘草对于生长的环境并无大的要求,哪怕是在荒漠之中,同样可以生存,其生长习性极为随和。由此可见,用甘草来形容徐阶,可谓是再恰当不过了。 而徐阶身上“甘草”的特性,首先就体现在他对严嵩的态度上。在严党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他为了不使自己因同严嵩作对而掉了乌纱帽,在严嵩面前始终保持着一种唯唯诺诺的样子,甚至就在严世藩再三提醒严嵩应该提防此人的时候,严嵩仍旧坚信徐阶老实的出奇,根本不可能与自己作对,更别说想要扳倒自己了。 而在严嵩倒台后,朝中大臣谁都想上前去踩严家一脚,唯独徐阶没有这么做,仍旧对严嵩恭敬有加,甚至都没对严嵩做出过苛刻的批判。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在严嵩得势时他不去主动冒犯,是因为担心自己的仕途。而在严嵩倒台时他不去“补刀”,则是觉得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其次就是在对待嘉靖帝的态度上了。在嘉靖帝面前,他并不像严嵩那样对皇帝有所隐瞒,而是有什么说什么,除了对皇帝不利的言语之外,徐阶在面对嘉靖帝的时候,不敢有丝毫隐瞒,什么都给他说。 如此一来,尽管嘉靖帝对徐阶的态度并没有像严嵩那样好,但像徐阶这种老实巴交的臣子,也恨不起来,只是不太好为自己所用而已,并无厌恶的情感蕴含其中。这一点,在之后的隆庆帝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尽管徐阶与隆庆帝不和,但却没有被皇帝使绊子,而是辞官还乡,最终也算是善终了。 因此,徐阶的为人处世之道,始终都保持着一种不温不火的态度,无论为人为官都极为随和,从来不敢有丝毫懈怠。所以以“甘草阁老”作为他的官场诨名,那也是再贴合不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