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相適應的興趣發展階段是注意、期望、探求和行動。各教學階段中,教師最宜採用的教學方式應是陳述式的、分析式的、綜合式的教學和套用性的練習。赫爾巴特還認為,儘管因教材構成部分的大小不一,簡繁程度不同,教學所經歷的時間有長有短,但都可辨別出上述 4個順序的教學階段,它們是普遍適用於教學活動的形式,故名形式教學階段。這種理論對改進無計畫、無組織的教學以及促進人們對教學過程的研究曾起作用。後經赫爾巴特理論的繼承者戚勒和萊因的發展和推廣,對歐美中國小的教學工作產生廣泛影響,但亦給教學工作帶來形式主義傾向。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