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灯塔一直是人们眼中孤独、神秘和希望的代名词。 每一座矗立于遥远海湾或是僻静悬崖上的灯塔,背后都蕴藏着一个关于自然、关于历史、关于守护、亦或是关于信仰的动人故事。 它们亲历历史,见证兴衰,同时也在无数个黑夜中守护着光明。 可以说,每一座灯塔都是一部不应被人们忽视的历史。 今天向大家推荐的就是这样一本探索世界各地灯塔的宝藏手册,同时也是国内首部全面介绍灯塔历史的作品——《灯塔之书》。 书中独家收录100余座世界著名灯塔鲜为人知的真实历史档案资料、400余幅从未公开的设计手稿与照片,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它们的独特魅力。 一部庞大又别致的灯塔“纪录片” 带你足不出户看遍世界灯塔 在《灯塔之书》中,来自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R.G.格兰特精心筛选了世界上最早的灯塔、最孤独的灯塔、迄今服役最久的灯塔以及因“命途多舛”而闻名的100多座世界最有名的灯塔。 从艰险的建塔历程、灯塔照明技术的沿革演变与灯塔守护人的辉煌与不幸三个角度出发,将100座灯塔背后蕴藏的故事娓娓道来。 一个离开灯塔的守塔人正被卷扬机摇摇晃晃地放到海面的一艘小船上 让你宅在家里也能逛遍散落在世界各地悬崖、岛屿、礁石上的灯塔。 体会那些或是惊险、或是感动、或是戏剧性十足的灯塔背后的故事,充分满足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采用立体摄影法拍摄的一系列19 世纪的美国灯塔照片 例如18世纪初,坐落在英国德文郡海域的埃迪斯通灯塔,它的建成和最后的毁灭就充满了十足戏剧性。 埃迪斯通礁,自古便是航海人谈之色变的险区,那里礁石嶙峋,在海面上却几乎不见踪影。没有人清点过那里到底沉没了多少艘船。 受这接踵而来的灾难刺激,英国的一位满怀抱负的企业家——温斯坦利勇敢地站了出来,要将灯塔建到这危险的礁石上。 埃迪斯通灯塔的建造者——亨利·温斯坦利 历经种种磨难之后,一座八角形建筑从石座上拔地而起 ,毅然矗立在海上。 温斯坦利骄傲地告诉全世界,他的灯塔将“永远屹立于世界艺术珍品之林” 。 温斯坦利的埃迪斯通灯塔 结果戏剧性的是,1703 年11月,由于恶劣天气的迫近,温斯坦利启程前去维护灯塔。一时狂妄中,他许愿要在灯塔中扛过“有史以来最猛烈”的风暴。 然而他的愿望不幸应验了一半。11月26日,英格兰南部遭受了有史以来最恶劣的风暴: 一场飓风夺走了成千上万条生命,房屋被捣毁,树木被连根拔起,猛涨的潮水淹没了大片土地。次日早上,风暴渐息,灯塔却已消失得无影无踪,随之而去的还有它的缔造者温斯坦利。 埃迪斯通灯塔毁于1703年的大风暴 埃迪斯通灯塔后来跨越世纪,历经4次重建,命运多舛。 但它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建塔人步履不停,为全球海上航行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左图为普利茅斯港现存的第四代灯塔,和第三代灯塔残存的塔基。右图为原址以北530米外重建的斯密顿灯塔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 专业解读,平易叙事 《灯塔之书》的作者R.G.格兰特以历史学家独到的眼光,摘选了关于灯塔的历史断面,探讨了灯塔兴衰发展的动态历史。 巧妙地勾勒出灯塔在人类探索世界文明、海洋文明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一座座灯塔的拔起照亮了人类航海历史前进的步伐。 苏格兰的贝尔灯塔的建造(1807—1810)场景。画面上可以看到与灯塔并排的高架临时工房 同时辅以严谨的考察、平易生动的叙事方式,层层回顾灯塔建造技术、光学照明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更迭,揭示灯塔的永恒魅力,触摸灯塔的历史温度,把灯塔最本真的样子恰如其分地带到了所有人的生活中…… 不论人们是否熟悉,灯塔都已成为人类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独家收录400余幅权威机构未公开的 灯塔设计手稿与照片 《灯塔之书》独家收录了400余幅精美的灯塔设计手稿、灯塔修建实景照片、复杂而优雅的建筑平面、立面图。 生动展示了灯塔建造与技术发展的全貌与细节,力图唤醒人们的记忆,共同回溯公元2世纪到20世纪,百余座著名灯塔背后的精彩故事,全方位地展现了灯塔从辉煌到隐退的历史变迁。 这些珍贵的图文资料来自英国国家档案馆、纽约公共图书馆等众多权威机构,从未曝光,来源权威可信。 不一样的灯塔专属订制开本 《灯塔之书》采用了专为灯塔定制的修长非常规开本, 只为契合灯塔的清隽气质。 在封面的设计上,礁石与风暴吞噬一切,令人窒息的黑、广袤幽深的蓝、穿破浓雾炽热迸射的金,温暖而富有变化的橙,奇妙又浑融,独特又完美地呈现出灯塔的孤独与光明的强烈反差。 个性深沉而热烈的装帧设计,无论是阅读与收藏,都值得拥有。 灯塔并非印证了人类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相反,它们唤起了人类在面对惊涛骇浪和狂风暴雨时的弱小与孤独。 也许灯塔的这种从容直面逆境的无畏形象也正是灯塔的故事长久以来魅力不减的原因。 19世纪中叶,美国作家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从缅因州的波特兰角灯塔(1791)获得灵感,写下了名诗《灯塔》。诗中赞美了灯塔的永恒: 坚定,安宁, 不动也不变,年复一年, 长夜无言,燃起不熄的火焰,永远闪耀出不灭的光芒。 威尔士南部高尔半岛上的怀特福德角一座被遗弃的铸铁灯塔 可惜,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是“不动也不变”的,也没有什么是“永远”的。 在朗费罗写下这首诗之后的150年后,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灯塔就被正式停用了,许多甚至已经被拆除,而那些仍在服役的灯塔也被改造成了自动信标,失去了曾经警觉地站在塔顶并赋予它们真心和灵魂的守塔人。 可即便如此,这些屹立在海上的灯塔,仍然以自身独特浪漫的怀旧魅力,骄傲地纪念着距今久远的工程壮举,纪念着大多已被遗忘的个人英雄主义行为,纪念着一种已然逝去的生活方式。 《灯塔之书》 [英] R.G.格兰特 著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