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JUANSHOUYU 01 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 | 王炳明 特别报道·TEBIEBAODAO 05 课后服务:如何托起社会期待? | 本刊编辑部 06 家长、学生期待怎样的课后服务? | 王木子 08 小举措背后的大生态 | 颜源 11 “作业+兴趣”:课后服务不宜“大乱炖” | 吴爽 于杏林 14 “四难”困境,学校如何承担新的教育责任 | 吴爽 于杏林 17 “钥匙儿童”在全球 | 王木子 19 “课后三点半”的思维自由 | 颜源 杨路云 视点·SHIDIAN 23 “双减”时代:告别教育工具主义 | 王彬武 26 “双减”之下,学校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回归 | 王敏勤 28 如何科学减负?| 申国昌 申慧宁 30 未来学校作业改革面临的六大挑战 | 王月芬 33 优化作业管理体系 推动减负提质增效 | 颜欢 34 创新作业设计,助力多元发展 | 刘静 赵萍 封面·FENGMIAN 25 大厦起于微,办学立于“信” | 李英菁 王俊文 李杰 课事·KESHI 39 “市政教育”,培育高复合型新人才 | 沈洪 刘嘉秋 40 “互联网+”法治教育新模式 | 尧勇 吴苏吟 41 构建情境诵读课堂,发展儿童创新思维 | 辛纬国 42 创客教育,在“做中学” | 解忠良 43 创“风雅”课程,育慧爱少年 | 郝玉芹 44 科技教育,培育学生求真精神和创新素质 | 祁京生 45 项目式学习:劳动教育的新体验 | 王伟宏 邢泉城 李玉华 47 推动劳动教育,奠基多元成长 | 李梦若 48 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不可忽视的劳动教育 | 石鑫 49 依托基地建设,构建劳动教育实践新模式 | 王宁波 刘云洪 50 让劳动教育思想落地生根 | 尹飞 51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蜕变 | 张军 52 科研成果可视化,助推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 | 胡远明 54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构建 | 汪秀芹 治校·ZHIXIAO 55 创新思维与实践,赋能五育纵深发展 | 于杏林 杨路云 56 建立学习共同体,润泽学生发展 | 訾艳阳 58 创新劳动教育,焕发学生生命活力 | 贺胜利 60 聚焦全学科思政 构筑新育人生态 | 张冰 62 多元化校园体育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 张立 64 重视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孔蔚 66 项目实践,让创新自然发生 | 李欣 锐见·RUIJIAN 68 走出碎片化,今天宜读经典 | 李英菁 寻找大国良师·XUNZHAODAGUOLIANGSHI 71 无手无脚,她稳“站”讲台13年 | 李英菁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