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天津市 李钺是明朝中期一位颇有声誉的官员。弘治九年,他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御史,负责巡视中城,管理河东盐政,历任职位均因其良好的政绩和名声而广受推崇。 然而,随着正德年间的改元,李钺的命运开始发生转变。那时,天象异变,天鸣星出现。李钺与同僚陈述一起上奏朝廷,揭发了中官李兴、宁谨、苗逵和高凤等人的种种罪行,并请求罢免尚书李孟抃及都督神英等职务。然而,武宗皇帝并未采纳他们的建议。 不久,李钺因父母去世,回家处理丧事。恰逢此时,刘瑾对李钺的弹劾行为心生忌恨,于是借机指控李钺其他问题,惩罚他五百石米的运送任务,让他远赴边疆。刘瑾死后,朝廷大规模起用了许多曾遭他陷害的旧官,李钺也因此得以复职,成为巩昌知府。随后,他又升任四川副使。 在巡抚林俊的指派下,李钺与副使何珊一同讨伐流贼方四等人,并成功将其击败,李钺因此获得金赏并增加了俸禄。紧接着,他相继升任陕西按察使和右佥都御史,担任山西巡抚。那时,白羊口一带的贼寇不断作乱,李钺深知宣府、大同已有防备,便预见敌人可能会从岢岚、五台之间发起进攻,因此立即筹划防守。果不其然,贼寇果真侵扰了岢岚,李钺与延绥援将安国、杭雄联合作战,成功击败敌军,并因此加升了一级俸禄。不久后,李钺又平定了内贼武廷章等人,被召回朝廷,负责管理院事。 展开全文
随着嘉靖皇帝继位,李钺的职位也随之升迁,他历任兵部左、右侍郎,并出任总制陕西三边军务。李钺以擅长军事谋略著称,屡次成功预测敌人的动向。刚到固原时,贼寇入侵,而援军尚未集结。李钺及时下令,各营营门大开,昼夜不停,以此迷惑敌军,使他们怀疑自己面临着严密的防备,因此不敢轻举妄动。李钺接着利用炮火将敌军击退。此后,他积极增建堡垒,强化烽火台,广泛储备物资,并选拔勇士作为防线,防止敌人再度侵扰。 不过,贼寇并没有因此停手,他们继续深入平凉、邠州。李钺立刻指派人马埋伏在关键位置,切断敌人的退路,成功击杀了许多敌军。在这个过程中,李钺准确预测到贼寇会向延绥进发,于是向各地将领发出檄文,设伏待敌。果然,贼寇再度进犯,但被李钺和他的将领们成功击退。 然而,没过多久,因邠州战事的失败,言官上疏请求罢免总兵官刘淮和巡抚王珝等人,而这其中也牵连到了李钺。嘉靖皇帝随即下诏罢免刘淮职务,并对李钺进行了责备,要求他将来更加效忠朝廷,以弥补过错。李钺自愿弹劾请求退休,但嘉靖皇帝没有同意。接下来,盗贼杨锦等人侵扰延绥,杀死指挥翟相,李钺再次出征,成功将盗贼捕获。嘉靖二年,由于边疆一段时间未发生警报,李钺被召回朝廷,晋升为右都御史,主管漕运,并巡抚凤阳等地。 嘉靖四年,李钺接替金献民,担任兵部尚书,并兼任督团营的职责。在此期间,宦官刁永等多次上奏,请求嘉靖皇帝答应他们的请求,而李钺则多次上疏力争,反对这些请求。但嘉靖皇帝并未采纳李钺的意见,甚至责令他解释自己的言辞。李钺深知自己已失去了皇帝的宠信,因此迅速向皇帝认错,嘉靖皇帝最终作罢。 稍后,锦衣卫的百户李全被革职,他上奏请求恢复原职,李钺则坚持要求追究李全违抗旨意的责任。嘉靖皇帝对此不予理会。随后,郑彪等官员纷纷援用李全的旧例请求恢复职位,李钺依然坚持上奏,甚至在奏疏中使用了“猿攀狐媚”的言辞。嘉靖皇帝对这一表述极为反感,于是责令李钺解释,最终削减了李钺一个月的俸禄。 李钺多次进谏未果,心中已清楚自己失去了皇帝的宠信,并且感到自己被那些受宠者嫉恨。恰逢此时,李钺生病,于是他以此为由上疏请求退休。嘉靖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但李钺未能在动身之前康复,不幸去世。皇帝追赠李钺为太子少保,并派官员护送其遗体回乡安葬。过了很久,朝廷又赐给他谥号“恭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