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武汉大学本科、博士,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博士后。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应邀担任美国光学会(Optica)期刊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副主编,《中国科学 物理 天文学》、《光子学报》、《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青年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光子学(超表面光子器件、PT及拓扑光子学)和硅基集成光子器件。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在光学和光电子领...
More+
教育经历 Education experience
2011.9 ~ 2012.9
 McMaster University  -
 光学工程 
 研究生(博士后) 
2005.9 ~ 2010.6
 武汉大学 
 理学博士学位  -
 研究生(博士)毕业 
2001.9 ~ 2005.6
 武汉大学 
 理学学士学位  -
 本科(学士) 
工作经历 Work experience
2010.7-至今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 教授 - 在岗
社会兼职 Social affiliations
美国光学会(Optica) 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副主编; 《中国科学 物理 天文学》青年编委; 《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青年编委。 《光子学报》首届青年编委; Optica高级会员,IEEE和中国光学会(COS)会员;NL,AM,OL,OE,APL,SR等期刊审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讯评审人
欢迎来到我的主页!
研究方向 Research focus
团队成员 Research group
· 团队名称:微纳集成光子器件
团队介绍:研究方向: 主要围绕新型光电器件和应用开展工作,人工微纳结构作为一种新的器件设计理念,已开始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迄今发展出的人工微纳结构多与电、磁、光、声性质相联系,为信息光电子元件的新突破提供了一个新契机。有关人工微结构的研究三次被Science 杂志评选为“十大科学进展”。 课题组针对人工微纳结构在纳米光子学、纳米光学器件及硅基光芯片中的应用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开发了各种新型的人工光子器件。课题研究方向不仅具有很好的趣味性,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主要涉及以下研究内容: 1、硅基光子集成器件 2、基于光学超表面的新型平面光学透镜、慢光、偏振器、滤波器、隔离器等 3、光学奇异点光子集成器件 4、光学隐身吸光器件 5、石墨烯微纳米光子器件的机理和应用研究
主要项目和成果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其中三项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一项(光接入用100G PON 核心硅基光电子器件),航天科工项目一项、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基金两项、国家实验室主任基金一项,参与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光学和光电子领域顶级和主流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Laser and Photonics Reviews,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Physical Review Applied, 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Physical Review B,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物理光学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在国际会议上做邀请报告20多次。
研究生获奖和就业 指导的研究生全部获奖,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学科贡献奖、知行奖学金等奖项。 已毕业硕士博士,100%就业,就业情况如下: 周学通,硕士,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16年毕业进入华为公司从事研发工作。 张天,博士,学科贡献奖和知行奖获得者,2016年毕业去北京邮电大学(211),副教授。 柯贤敏,硕士,2017年硕士毕业,武汉民政局工作。 殷祥,博士,博士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18年毕业进入华为从事新型前沿光学研发。 朱华,博士,国光学子奖学金一等奖获得者。2019年毕业进入华为从事光器件工艺研究与开发。 任唐轩,硕士,国光学子奖学金二等奖获得者。2020年毕业进入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公司从事研发。 李君浩,博士,国光学子奖学金二等奖获得者。2021年毕业进入华为从事光器件工艺研究与开发。 李翱东,博士,2021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联系方式 如果你对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感兴趣,请将简历和成绩单发到以下邮箱: chen.lin@mail.hust.edu.cn QQ:86245141 欢迎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应用物理学等专业的同学报考博士、硕士研究生! 也欢迎光电相关的博士加入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助力学术职业发展。
(责任编辑:)
|